在NBA的战术体系中,球员的位置定义往往随着时代潮流而演变,近年来,随着“空间型四号位”的崛起,传统大前锋的身高标准逐渐被打破,金州勇士队总经理迈克·邓利维的一番言论引发广泛讨论——他将身高仅2米03的年轻前锋图希视为球队大前锋位置的重要人选,这一大胆的定位不仅挑战了传统认知,也折射出当代篮球对多功能型球员的青睐。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邓利维直言:“现代篮球的大前锋需要速度、投射和换防能力,图希的技术特点完美契合这一角色。”尽管图希的身高在传统四号位中略显不足(NBA大前锋平均身高约2米06-2米10),但他的臂展(2米18)和弹跳能力弥补了静态天赋的差距,图希上赛季在发展联盟展现出的37%三分命中率,以及出色的协防意识,正是勇士“五小阵容”急需的拼图。
这一观点得到部分篮球分析师的认同,ESPN评论员扎克·洛维指出:“勇士的体系依赖机动性和空间,图希的灵活性能让追梦·格林更多出现在中锋位置,从而优化阵容轮转。”近年来联盟中类似案例并不少见:热火队的PJ·塔克(1米96)、凯尔特人队的格兰特·威廉姆斯(1米98)均以“矮壮型”身材在大前锋位置打出高光表现。
部分球探对图希的定位提出质疑,传统观点认为,大前锋需承担内线卡位和护框任务,而图希的体重(102公斤)在面对约基奇、安东尼·戴维斯等顶级内线时可能吃亏,前NBA教练杰夫·范甘迪表示:“季后赛的对抗强度会放大身高劣势,勇士需要评估图希能否在高端局保持效率。”
对此,邓利维回应称球队已制定针对性计划:“我ued体育们会通过团队防守弥补个体短板,图希的换防能力能限制对手的外线火力。”数据亦显示,图希上赛季对位锋线球员时,能将对方命中率压制在42%以下,这一表现优于联盟75%的同位置球员。
23岁的图希是2021年次轮秀,过去两年主要在发展联盟打磨技术,勇士助教肯尼·阿特金森透露:“他的进步体现在决策速度和防守阅读上。”夏季联赛中,图希场均贡献14.5分7篮板,多次上演从外线封盖到快攻得分的“一条龙”表现。
勇士此举也被视为阵容年轻化的重要一步,随着克莱·汤普森离队、追梦·格林年龄增长,球队亟需注入新鲜血液,若图希能适应新角色,他将与库明加、穆迪等年轻人共同撑起锋线轮换。
邓利维的决策背后,是NBA战术革命的缩影,十年前,2米03的德雷蒙德·格林以中锋身份帮助勇士夺冠;约什·哈特(1米93)在尼克斯频繁客串大前锋,篮球数据分析网站《BBall Index》指出,2023赛季有21%的大前锋身高低于2米03,较2013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。
“未来篮球可能彻底抛弃位置标签,”邓利维坦言,“我们更关注球员能做什么,而非他们该被叫什么。”这种理念或许会推动更多“非常规”阵容的实验,而图希的成长将成为检验其可行性的关键案例。
勇士球迷对图希的定位态度两极,支持者认为他符合球队“快、准、狠”的传统,反对者则担忧内线防守崩溃,勇士管理层显然押注于长远规划,图希的廉价合同(剩余2年480万美元)为球队保留了操作灵活性,若其表现超出预期,可能成为未来交易的重要资产。
随着训练营临近,图希能否兑现邓利维的期待仍是未知数,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次大胆尝试将再次挑战篮球世界的固有认知,无论成功与否,都会为联盟的战术演化写下新注脚。